回頁首

真光禪寺將過去留在留言板的學佛答問資料,
彙整保留下來供給網友參考,非常感恩大家的奉獻!


397、何謂不共無明?若有此現象,將要如做才圓滿? 何謂法王宴寢? 398、如何瞭解"空"的道理,而來消化有的煩惱?
399、佛寺發香的時候為何要敲罄,三聲罄代表什麼意思? 居士在家上香是否也需要敲罄? 400、何謂體用相境?若一個學佛人,需到何種修行的程度,才能實踐?
401、佛祖八相示現之函義為何?何謂趣入補特迦羅? 402、何謂捨報?若是學佛人,修行到何種程度才能捨報?
403、在佛寺翹腳吃飯不莊嚴。請問師父該如何勸導呢? 404、皈依自性覺、皈依自性正、皈依自性淨的真實義為何? 我將如何修行才能達此目標?
405、佛門有句名言:常.樂.我.淨,此句意義為何? 我要如何修持呢? 406、"苦類智忍"與"苦法智忍"的真實義? 其差異的地方?
407、石頭禪有句名言:回互不回互,是何義?殺阿羅漢與出佛身血是何義? 408、何謂非諦果?其與四聖諦有何差異?
409、何謂不生?何謂不滅?怎樣才能了脫生死? 應無所住,不生其心,是生何種心? 410、本人之長子額頭上出現(Y)的字形,究竟是什麼原因?另參加助念團好嗎!是否需先學習助念禮儀!
411、請問師父"業感"是什麼意思? 412、"卡到陰的"是什麼意思,確實有這樣的情況嗎? 那該如何處理?
413、佛門四眾弟子、五眾弟子、六眾弟子是何義? 何謂相似位?何謂觀行位? 414、"五品弟子位"意思是階級、過程,還是其他的意涵?
 
                     

學佛釋疑

☆★☆★☆常船法師☆★☆★☆

397、 何謂不共無明?若有此現象,將要如做才圓滿? 何謂法王宴寢?

師父:"阿彌陀佛"
請師父慈悲開示:何謂不共無明?若有此現象,將要如做才圓滿?
何謂法王宴寢?

( 黃超偉 於 2004-06-02 21:52:23 留言 來自遙遠的 : 210.69.180.250)

不共無明: 無明讓人起煩惱,不共是說有貪嗔癡起時,心能不隨,所以煩惱不生稱之不共。
可知平時要在法上多思惟,才能發生作用。
法王宴寢: 是菩薩法中所應學的其中一種。 宴寢是休息。意思是說,雖在休息中,
也能達到自利利他的作用,不像一般人睡著都不知道。

398、 如何瞭解"空"的道理,而來消化有的煩惱?

師父慈悲
請問您如何瞭解"空"的道理,而來消化有的煩惱?感謝師父釋疑!

( 慈融 於 2004-06-05 23:23:24 留言 來自 61.30.68.176 )

空要作觀才能真實體會,如前所說無常觀,任何東西會壞不是馬上壞,
有經過變化才壞的,所以可以觀察變化來體會無常。
如波浪從起到平很明顯可以看出,可以取局部來觀察、思惟,達到對無常的認同,
這需要自己從中體會,能體會到,生活就能拿出來運用!

399、 佛寺發香的時候為何要敲罄,三聲罄代表什麼意思? 居士在家上香是否也需要敲罄?

師父:阿彌陀佛
請問師父佛寺發香的時候為何要敲罄,三聲罄代表什麼意思?
居士在家上香是否也需要敲罄?感恩師父開示!

( 慈融 於 2004-06-07 11:54:28 留言 來自 61.31.4.213 )

敲發香罄:是一種告知的意思。祈求三寶加被、護法擁護。讓參與者能消業障、開智慧。
三聲罄:是一種禮數,以表達誠心之意,以達上述的用意。
居士在家不用敲罄: 因個人在上香時已表達出來;在僧團因為人多,一個人上香,
打罄除了告知護法之外,也讓僧團中聽到,同樣發虔誠心,祈求三寶加被、護法擁護。

400、 何謂體用相境?若一個學佛人,需到何種修行的程度,才能實踐?

師父:"阿彌陀佛"
請師父慈悲開示:何謂體用相境?若一個學佛人,需到何種修行的程度,才能實踐?

( 黃超偉 於 2004-06-07 20:07:30 留言 來自遙遠的 : 210.69.180.250 )

(1)體:指本體(一切眾生都一樣有的)。 相:指現象。雖現象不同,
但本體是一樣的,如人有高、矮、胖、瘦。 用:指作用。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作用,
如雖為人,其作用也有不同。 境:指心境。這與修行的高低有關。
所以體相用境可以說把人的本體、外觀、作用,以及內心的心境表達出來,
其中只有本體不變,其他相用境是隨修行而有所改變。
(2)以空來說,對觀空的方法要知道,才能實踐。 以有來說,有發願利益眾生,
生活從慈悲、忍辱下手,對逆境、無理才能消化、無惱。

401、 佛祖八相示現之函義為何?何謂趣入補特迦羅?

師父:"阿彌陀佛"
請師父慈悲開示:佛祖八相示現之函義為何?何謂趣入補特迦羅?

( 黃超偉 於 2004-06-08 21:48:57 留言 來自 210.69.180.250 )

(1)佛八相成道是成佛的必經過程。也表示作給想學佛的人看,希望能保持道心。
從1.兜率天下(捨菩薩的三昧,表不貪著)。2.入胎(來人間,表不畏苦)。
3.出胎(表接受人間眾苦的事實)。4.出家(發菩提心)。
5.降魔(接受逆境考驗且能無礙)。6.成道(修行成道的果實)。
7.轉法輪(利益眾生)。8.入涅槃(功德圓滿)。
(2)補特迦羅是小乘佛教聲聞修道的階位。
所以趣入補特迦羅是趣向初果或至四果的意思。

402、 何謂捨報?若是學佛人,修行到何種程度才能捨報?

師父:"阿彌陀佛"
請師父慈悲開示:何謂捨報?若是學佛人,修行到何種程度才能捨報?

( 黃超偉 於 2004-06-07 08:09:00 留言 來自 210.69.180.250 )

(1)捨報是指死的意思。色身是屬於果報身,所以稱為報身。
(2)修行解脫者,隨時可以捨報;修行沒解脫者,要隨業力才能捨報。

403、在佛寺翹腳吃飯不莊嚴。請問師父該如何勸導呢?

師父:阿彌陀佛
前些日子和駕訓班的教練到佛寺參訪,中午用餐的時候發現他是翹著腳吃飯,
就告訴教練在佛寺翹腳吃飯不莊嚴。他卻回答別人也是這樣啊!
請問師父該如何勸導呢?

( 家怡 於 2004-06-08 02:35:00 留言 來自 61.31.15.148 )

來佛寺以種善根為主。吃飯時能供養三寶,或者到大殿拜佛,對初學而言已經不錯了。
翹腳吃飯雖不莊嚴,但習氣有時難改,先勸導就好,雖沒改好也沒關係,一步一步來,
等善根增長就容易改進,這樣會比較圓融;否則硬性規定,有時對初學容易造成反感,
下次可能不來,會認為規矩太多不適應,如此可能會失去種善根的機會。
所以我想能講就講,不能改慢慢來沒關係。

404、皈依自性覺、皈依自性正、皈依自性淨的真實義為何? 我將如何修行才能達此目標?

師父:"阿彌陀佛"
請師父慈悲開示:皈依三寶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淨空老和尚開示為:
皈依自性覺、皈依自性正、皈依自性淨。老法師開示的真實義為何?
我將如何修行才能達此目標?

( 黃超偉 於 2004-06-12 14:29:17 留言 來自 192.72.67.189 )

(1)皈依三寶解釋為覺、正、淨,這是出於六祖惠能大師的解釋,
在六祖壇經中可見到,淨空老法師是以六祖惠能大師的解釋來開示。
皈依佛就是要覺悟,能覺悟對世間才不會貪求。
皈依法就是要正心,有正確的思想才能遠離邪見。
皈依僧就是要清淨,因為能如法修行才能達到不染著。
(2)生活中要學習慈悲喜捨,才能掃除妄想,靜下來時可觀無常、空的思想,
讓心能無怨無悔的付出、喜捨。

405、佛門有句名言:常.樂.我.淨,此句意義為何? 我要如何修持呢?

師父:"阿彌陀佛"
請師父慈悲開示:佛門有句名言:常.樂.我.淨,此句意義為何?
我要如何修持呢?

( 黃超偉 於 2004-06-13 18:55:10 留言 來自 210.69.180.250 )

(1)常.樂.我.淨:是指成佛。
(2)可學念佛法門,求生淨土,將來必定成佛。

406、"苦類智忍"與"苦法智忍"的真實義? 其差異的地方?

師父:"阿彌陀佛"
請師父慈悲開示:"苦類智忍"與"苦法智忍"的真實義?
其差異的地方?

( 黃超偉 於 2004-06-15 18:43:58 留言 來自 210.69.180.250 )

(1)苦法智忍:緣觀欲界苦聖諦之境並忍可之(即信忍不疑),
所生起的無漏法智忍,名為苦法智忍。
換句話說,相信世間苦是正常的,所以雖苦也能忍受。
(2)苦類智忍:苦法智忍產生後,再繼續下去,緣觀欲界苦聖諦之境並決了證知之,
所生起的無漏法智名為苦法智。有此智後,再緣觀上二界(色界、無色界)苦聖諦之境,
忍可之而生起者,名為苦類智忍。
所以「類」是類比,以欲界的情形,來比擬色界、無色界的情形,也是一樣。
因為三界無安,認識苦,才不會停留在三界中。

407、石頭禪有句名言:回互不回互,是何義?殺阿羅漢與出佛身血是何義?

師父:"阿彌陀佛"
請師父慈悲開示:石頭禪有句名言:回互不回互,是何義?
五逆罪有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和破合和僧中的,殺阿羅漢與出佛身血是何義?

( 黃超偉 於 2004-06-16 18:34:13 留言 來自 210.69.180.250 )

六根對六塵能辨別,是一種根塵的回互。 所以不回互可形容雖接觸到六塵,
內心不動,表示不受現象困擾。
殺阿羅漢:殺聖人的意思。
出佛身血:破壞、陷害佛,以現在來說,惡心毀壞佛像,
讓眾生產生很大的煩惱心。

408、何謂非諦果?其與四聖諦有何差異?

師父:"阿彌陀佛"
請師父慈悲開示:何謂非諦果?其與四聖諦有何差異?

( 黃超偉 於 2004-06-15 07:03:00 留言 來自 210.69.180.250 )

非諦果:雖有修行但還不是以真理所得到的解脫境界,如四禪八定,
雖有禪定,但還沒有解脫。
四聖諦:是真理,依此修行可得無漏。

409、何謂不生?何謂不滅?怎樣才能了脫生死? 應無所住,不生其心,是生何種心?

師父:"阿彌陀佛"
請師父慈悲開示:何謂不生?何謂不滅?怎樣才能了脫生死?
應無所住,不生其心,是生何種心?

( 黃超偉 於 2004-06-20 17:52:34 留言 來自 210.69.180.250 )

(1)不生不滅是在講本體。 現象雖有生滅,但自性是不受影響,猶如虛空,
不管現象如何變化,還是如如不動。
(2)了脫生死:靠自己可以修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與三法能相應就能解脫;也可念佛求生淨土。
(3)無所住:要知道空,對現象自然能不取不捨,所以能不住,
這需要對空的認識才能領悟,否則時常是在自我意識中分別,所認知的可能有偏差。
因此可多在經文中多讀誦、思維,生活中要慈悲喜捨來配合,如此會慢慢進入狀況!

410、本人之長子額頭上出現(Y)的字形,究竟是什麼原因?另參加助念團好嗎!是否需先學習助念禮儀!

阿彌陀佛:
師父,請問本人之長子額頭上出現(Y)的字形,究竟是什麼原因? 是否要學佛!
或有其他因素很多人都在問他故已造成他困擾弟子在此煩請師父告知!
另參加助念團好嗎!是否需先學習助念禮儀!感恩

( 慧誠 於 2004-06-20 18:00:19 留言 來自 218.165.12.85 )

(1)長相產生變化,與業感有關係,可以當消業障想就好。
如果想改運,可多讀經、拜佛、幫助別人,培植善功德,就能改善。
(2)參加助念團是好事,有機會可以參加當然好。 助念禮儀有需要知道,
這可配合所參與的助念團就好。

411、請問師父"業感"是什麼意思?

師父:阿彌陀佛
請問師父"業感"是什麼意思?

( 慈融 於 2004-06-21 17:21:17 留言 來自 61.30.68.254 )

業感:是業力的感招。

412、"卡到陰的"是什麼意思,確實有這樣的情況嗎? 那該如何處理?

師父:阿彌陀佛!
1.一般人會提到所謂的"卡到陰的"是什麼意思,確實有這樣的情況嗎?
那該如何處理?
2.有居士參加葬禮或去喪家回來,就出現身體不適或精神恍惚的情形,
請問師父為何會如此?該如何處理呢? 感謝師父慈悲釋疑!

( 慈融 於 2004-06-21 17:35:47 留言 來自遙遠的 : 61.30.68.254 )

(1)卡到陰的:是有的。但這一般與他個人的因緣有關才會如此。
是需要替「陰」的做功德回向。也就是「他」需要人幫忙,找可幫忙的對象,
所以可幫「他」誦經回向就可以,因此要往善去看,因為是在發心幫忙眾生。
(2)參加葬禮所產生的情形,可當作過敏來看。有的在這方面確實有這種現象,
但回來休息一下就好,所以不會怎樣。但如果覺得很不適就不要去;
但如果真心想去關懷眾生,可發願,就沒有畏懼,如此的情形就能改善。

413、佛門四眾弟子、五眾弟子、六眾弟子是何義? 何謂相似位?何謂觀行位?

師父:"阿彌陀佛"
請師父慈悲開示:佛門四眾弟子、五眾弟子、六眾弟子是何義?
何謂相似位?何謂觀行位?

( 黃超偉 於 2004-06-20 18:03:00 留言 來自 210.69.180.250 )

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五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
六眾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
觀行位:是五品弟子位,如受持法華經1.書寫、2.讀誦、
3.解說其義、4.如法修行、5.正憶念。
相似位:是十信位。行觀行位後,可達相似位。

414、"五品弟子位"意思是階級、過程,還是其他的意涵?

師父:阿彌陀佛
請問您"五品弟子位"意思是階級、過程,還是其他的意涵? 感恩釋疑!

( 慈融 於 2004-06-21 18:19:00 留言 來自 61.30.68.254 )

五品弟子位:是依照前面所說的方式來修行,表示對佛法有信,
但信未滿,因為沒證道,所以未成就六根清淨(十信位)。

 
                     

回頁首